新闻资讯

太赫兹源在医疗诊断领域中的应用
【 2025-08-26 01:32 】【 浏览 14 】

太赫兹波是频率介于0.1-10 THz的电磁波,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,其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医疗诊断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太赫兹源作为核心技术,支撑了太赫兹波在医疗诊断中的多样化应用。


太赫兹源

太赫兹波的核心特性与诊断优势

太赫兹源的应用基础源于太赫兹波的独特性质:

- 非电离性:能量远低于X射线,不会破坏生物分子化学键或诱发DNA突变,对人体无辐射损伤,适合孕妇、儿童等敏感人群的多次检测。

- 生物分子特征吸收:水、蛋白质、DNA、脂质等生物分子在太赫兹波段有特异性振动/转动模式,形成“指纹”光谱,可通过光谱分析区分正常与病变组织。

- 适中穿透性:能穿透皮肤表层、牙齿珐琅质、浅层生物组织等,既避免了红外光仅停留在表面的局限,又不像微波那样分辨率过低。

- 成像与光谱结合:太赫兹成像可提供结构信息,光谱分析可提供成分信息,实现“结构+成分”双重诊断。

太赫兹源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

肿瘤早期检测

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太赫兹光谱特性差异显著,太赫兹源可通过光谱分析或成像实现早期识别。

- 原理:肿瘤组织因细胞增殖活跃,水分含量、胶原蛋白结构与正常组织不同,导致太赫兹波的反射/吸收特性改变。

- 优势:

- 无创:无需穿刺活检,减少患者痛苦和感染风险;

- 早期诊断:可在肿瘤直径小于1mm时检出;

- 定位精准:太赫兹成像可清晰显示肿瘤边界,辅助手术规划。

皮肤疾病诊断

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,表层病变可通过太赫兹源直接检测,无需侵入性操作。

- 原理:皮肤病变会改变组织的水分分布、角质层厚度或细胞密度,进而影响太赫兹波的传播。例如,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比正常皮肤高30%,太赫兹反射信号强度显著降低;黑色素瘤细胞因黑色素颗粒聚集,太赫兹吸收峰发生偏移。

- 优势:

- 高分辨率:太赫兹成像分辨率可达50μm,可观察表皮至真皮浅层的微观结构;

- 实时监测:可动态跟踪治疗效果(如银屑病药膏涂抹后的水分变化);

- 无损伤:避免活检对皮肤的二次伤害,适合面部等敏感区域。

牙科疾病早期筛查

牙齿的珐琅质、牙本质、龋齿及牙周组织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学特性差异明显,太赫兹源可实现无创早期诊断。

- 原理:健康珐琅质对太赫兹波的反射率高,而龋齿反射率显著降低;牙本质因多孔结构,太赫兹吸收系数比珐琅质高2倍以上。

- 优势:

- 早于X光:可在龋齿形成肉眼可见空洞前检出,此时仅需氟化物治疗即可逆转;

- 安全性:无电离辐射,适合儿童乳牙检查;

- 全面性:可同时检测牙齿邻面、牙龈下等X光难以覆盖的区域。

生物组织三维成像与功能分析

太赫兹源结合断层扫描技术可生成生物组织的三维结构图像,同时通过光谱分析获取功能信息。

- 原理:太赫兹时域光谱可记录太赫兹波穿过组织后的振幅和相位变化,反演得到组织的折射率、吸收系数等参数;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算法,可重建三维结构,区分不同组织类型。

- 应用:

- 脑部浅层病变的结构与炎症程度评估;

- 乳腺组织的良恶性肿瘤鉴别;

- 器官移植前的组织活性检测。

药物体内分布与疗效监测

太赫兹源可通过追踪药物分子的太赫兹“指纹”,监测其在体内的分布、代谢及与组织的相互作用,辅助评估疗效或毒性。

- 原理:药物分子在太赫兹波段有特征吸收峰,通过太赫兹光谱可定量分析组织中药物浓度。

- 应用:

- 肿瘤靶向药的富集效果检测(如确认药物是否在肿瘤部位聚集);

- 药物毒性监测(如肝组织中药物代谢物的异常积累);

- 个体化用药指导(根据患者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光谱调整剂量)。

太赫兹源欢迎咨询长春博盛量子,0431-859161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