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太赫兹成像相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
【 2025-07-10 03:12 】【 浏览 11 】

太赫兹成像相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,其应用覆盖多个关键领域。


太赫兹成像相机

太赫兹成像的技术特性

- 穿透性与安全性:太赫兹波(0.1-10 THz)介于微波和红外之间,可穿透生物组织(如皮肤黏膜),且能量低于电离辐射,对生物样本损伤小,适合活体检测。

- 光谱分辨能力:生物分子(如水、蛋白质、核酸)在太赫兹频段有特征吸收峰,可通过光谱差异区分组织成分,实现“化学成像”。

- 高分辨率:波长约0.03-3 mm,结合先进光学系统,空间分辨率可达微米级,适用于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观察。

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核心应用

生物组织成像与疾病诊断

- 癌症早期检测

- 原理: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水分、脂质、蛋白质含量差异会导致太赫兹吸收特性不同。

- 应用:通过太赫兹成像检测离体肿瘤切片,可识别肿瘤边界,辅助手术切缘判断;对皮肤癌(如基底细胞癌)的原位成像,分辨率可达50μm,优于传统光学成像。

- 心血管疾病研究

-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分布:太赫兹波对脂质敏感,可量化斑块内胆固醇沉积,评估斑块稳定性。

- 神经科学

- 观察脑组织切片的髓鞘结构:太赫兹成像可区分髓鞘化与非髓鞘化神经纤维,为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提供病理研究工具。

生物样本分析与药物研发

- 细胞与亚细胞结构研究

- 无损观察活细胞动态:如监测细胞内细胞器(线粒体、溶酶体)的形态变化,或药物进入细胞的过程。

- 应用: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(THz-TDS)技术,分析癌细胞膜的介电特性,揭示抗癌药物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。

- 药物递送系统评估

- 可视化纳米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:太赫兹成像可穿透皮肤或黏膜,追踪纳米颗粒(如脂质体、外泌体)的递送效率,优化给药方案。

- 生物分子互作研究

- 检测蛋白质-药物、DNA-药物的结合反应:通过太赫兹光谱的吸收峰位移,量化分子结合的动力学过程。

活体成像与生理过程监测

- 小动物模型研究

- 对小鼠、大鼠等进行非侵入式成像:如监测肿瘤生长、炎症反应或药物代谢,避免传统荧光成像的光漂白和深度限制问题。

- 皮肤生理功能评估

- 测量皮肤含水量、角质层厚度:太赫兹波对水分子敏感,可用于湿疹、烧伤等皮肤疾病的疗效评估,或化妆品保湿效果测试。

- 呼吸与心血管生理监测

- 通过太赫兹雷达技术,非接触式测量动物的呼吸频率、心率,适用于濒危物种或实验动物的长期健康监测。

医学材料与器械开发

- 生物相容性材料评估

- 分析植入材料(如钛合金、聚合物)与组织的界面反应:太赫兹成像可检测材料周围的纤维化程度或炎症细胞浸润。

-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

- 检测医用导管、人工器官的内部缺陷(如气泡、裂纹),确保器械安全性。

太赫兹成像相机欢迎咨询长春博盛量子,0431-85916189